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个专项,其中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、逻辑判断、定义判断、类比推理四部分;言语理解与表达则包括逻辑填空、阅读理解、语句表达三种题型。
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题型题量分布
|
专业专项 |
2014 |
2013 |
2012 |
|
数量关系 |
数学运算15题 |
数学运算15题 |
数学运算15题 |
|
常识判断 |
常识判断20题 |
常识判断20题 |
常识判断25题 |
|
言语理解 |
逻辑填空20题 片段阅读16题 语句表达4题 |
逻辑填空20题 片段阅读15题 语句表达5题 |
选词填空20题 片段阅读15题 |
|
判断推理 |
图形推理10题 定义判断10题 类比推理10题 逻辑判断10题 |
图形推理10题 定义判断10题 类比推理10题 逻辑判断10题 |
图形推理10题 定义判断10题 类比推理5题 逻辑判断10题 |
|
资料分析 |
图表型10题 综合型10题 |
文字型10题 综合型10题 |
文字类型5题 综合型10题 表格型 5题 |
|
总体量 |
135 |
135 |
135 |
(一)常识判断
常识判断要求考生需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。考点涉及自然科技、人文历史、法律、经济、政治和国情社情等多个方面。
(1)科技、人文考查比重大。科技和人文类常识所占比重较大、考查角度多样,涵盖内容广泛。这是出于对公务员职业性质的考虑,提高知识面的广博程度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。
(2)国情社情考查不容忽视。国情社情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被单独提炼出来,可见其重要程度。这一内容经常与当前的大政方针政策、会议精神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,考生需多加关注。
(3)考点综合考查趋势明显。常识判断考点的综合考查趋势明显,如将生活、地理、历史、文学等知识相互融合进行命题,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要善于观察、思考和积累相关知识。针对这部分知识点《2015年国考笔试·考点预测冲刺班》也有相应的考点预测与押题,考生可以在冲刺阶段进行详细学习。
(二)言语理解与表达
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、准确迅速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,近年来总题量稳定在40道。阅读理解题主旨观点型题目是重头,细节理解型题目为常考题型。
逻辑填空主要考查实词与成语。从考查形式上看,有单独考查实词、成语的,也有对实词和成语的混搭考查。从考查难度上看,实词+成语混搭的难度要大于其他形式。
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可分为三大块,即主旨观点型题目、细节理解型题目和其他题型。其他题型包括标题提炼型题目、推断下文型题目、词句理解型题目、寓意理解型题目等。主旨观点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为必考题型,其他题型则每年随机出现1~2个小题型。
语句表达部分主要考查两种题型:语句排序与语句填充。经过几年的调整两种题型正趋于稳定,每年会考查4~5道左右。
(三)数量关系
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,数量关系主要考查数学运算这一题型。数学运算按数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,数学应用题、几何问题与排列组合题。
数学应用题通常可使用代数工具求解(如方程、不等式),但使用该类题型对应的特定算术解法会事半功倍。数学应用题涉及大量基础数学知识,《2015年国考笔试·考点预测冲刺班》针对这部分内容若干考点详细讲解做题技巧。
几何问题通常是考查规则的立体几何图形,对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要熟练掌握,这类题型强调空间想象力,整体难度较大。
排列组合题涉及排列组合、概率等知识,重点掌握四大原理(加法原理、乘法原理、容斥原理、抽屉原理),此类问题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,题目灵活多变,得分率不高。
(四)判断推理
从2011年开始,国家公务员考试加大了对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,一是题量的显着增加,由5道变为10道;二是题型的创新发展。10道图形推理中,有5道分类型图形推理,5道传统型图形推理(顺推型、九宫格、类比型、空间型)。与此同时,图形推理规律丰富多变,除了稳定考查的几类考点外,不断有新颖的规律出现,整体难度较大。
逻辑判断是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,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,不容置疑的。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,选择一个答案。注意: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,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。逻辑判断按题型可以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,其中必然性推理又可分为命题推理和智力推理,可能性推理可分为削弱、加强、前提、解释、评价和结论六大题型。
定义判断则是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,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,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符合该定义的答案。
类比推理是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,要求报考者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、相似或匹配的词。
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具有以下特点:
(1) 题量交替变化,考查方式保持多样
从题量上看,近三年类比推理的题量分别为10、10、5,逐渐稳定在10题。而在考查方式上,每年均包含了两项式、三项式和填空式三种题型,且题型比例趋近于2∶2∶1。
(2)难度逐年增大,选项设置愈加巧妙
近年来,许多类比推理题目的词项间的关系不明显,无法一眼看出答案;或者有多个选项符合题干词项间的表面关系。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全面分析选项,多角度寻找词项间可能存在的多种关系,找到其中最本质的关系,才能保证作答正确。
(五)资料分析
资料分析主要包括文字、图形、表格、综合四类材料,针对一份资料一般有1~5个问题,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、比较、推测和计算,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。
结合近几年行测真题可知,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具有以下特点:
(1) 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。近几年来综合材料是主要考查的材料类型,2014年行测资料分析的4篇材料中有3篇综合材料;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单独考查频率逐年降低。
(2) 对概念的理解、灵活运用能力要求更高。2014年主要考查了同比增长率、比重、平均数、倍数等计算型概念,其中比重和平均数、倍数都是结合增长等概念综合考查的。
(3) 对考生使用技巧解题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。2014年计算题占总题量的一半以上,且全部可以通过解题技巧快速得到答案。
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难度或将继续增加
通过上面对历年真题的题型题量及考查方式和重难点的分析,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2015年的命题趋势如下:
行测考试内容庞杂,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不断扩展变化,是对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双重考查。从真题分析可以看出,近年来的行测试题难度逐渐增加,主要体现在图形推理、定义判断和资料分析三种题型上。图形推理不仅题量有所增加,还不断出现新颖的规律,使其难度不断加大;定义判断考查内容广泛,涉及法律、管理、社会、经济、心理等各个方面,题干也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定义,而是给出多个定义,干扰考生;资料分析方面,对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,重点考查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。
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的考查难度会逐渐加大,考生更要认真备考,加强知识储备,全面夯实专项能力,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,掌握实战技巧和快速解题思路,将知识和能力合为一体,方能取得胜利。